武术是一个大的概念,除了武技,还包括武学、武医(2)
发布时间:2025-02-17
来源:新快报 浏览次数:547

广东省非遗专家、资深南拳学者、 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副教授 陈耀佳
中国传统武术非遗热点话题探讨——
话题3、如何看待武术非遗
在传承过程中“守正创新”?
李朝旭:作为概念,我认为这个“传统”和“现代”是相对应而提出的。
我们现在对传统南拳的定位是有技术内容,也有时间节点的。它是一个空间概念,是一个集合体,是若干南派武术拳种的统称。1953年,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全国民运会,武术作为比赛项目,那时选手参加比赛上场打拳真是丰富多彩,还可谓千奇百怪的,什么内容和动作姿态都有。
董德强老师还说过一个有趣的事情,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各省上北京参加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成果的汇报,当时我们南方的一位选手上台练了一段南派拳法,结果当他下来后北方的选手还在纳闷,怎么他做完准备活动就下来了?可以说,那时候南北方对彼此的拳种还是比较陌生,缺乏了解。
1958年,我国第一本《武术竞赛规则》出台,标准化、规范化开始,南拳就依据竞赛规则,广泛吸收传统南拳中各拳种的技术元素,开始了现代南拳转型。现代南拳就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,以套路运动为表现形式的体育运动,也就是一种竞赛项目,这也就是一种继承和创新。
黄建刚:武术非遗的工作开展后,传承工作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形成了规范,比以前做得要好,面也比以前要广。
创新方面,竞技武术在传统的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良和发展。我个人的观点,竞技武术的定义,会比现代武术好一点,因为是按照相关规则进行一个比赛。
创造方面,要说如今武术创造一些新的动作是可能的,比如说具体一个拳种,民间有民间的办法。虽然是同门,但各自表述也不一样,发力的力点说法也不一样,这也是个人习练的一种认知不同。
从2018年开始,我们对武术具体动作也进行了一些梳理,正在编纂的中华武术动作资料库,有2000多个动作,既有文字又有音像内容,会把武术的属性东西尽可能表达出来。
陈耀佳:我认为传承和发展一直是同时进行的。我们的传统武术在传承过程中,一直在发展。
举个例子,咏春拳的一个标志性功法就是打木人桩。一般木人桩都是有三个手,作为攻防锻炼的方法。如今,很多练习咏春拳的老师,在继承的基础上,发展为练九手桩。因为他们觉得,九手桩可以练习到步法的移动,变成手和脚的配合,更加体现技法。同样,也有一些老师在练习咏春拳的时候去打竹树桩,很多人对这些都非常感兴趣。
现代武术是以竞技武术为主要内容,后者的名称更贴切一点,要更高、更快、更强。其中很多武术动作,如果没有强大的身体素质,也没法完成。
当然,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,出现了舞蹈化、体操化的苗头。
所以武术在传承的过程中,是一个动态的过程,也是一个不断探讨的过程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
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
截止到:2025-04-25 06:22
已入驻名师:55人
已入驻传承人:105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