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术门派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武术门派

今天是:

咏春拳917人浏览过

中国传统武术拳法分享:http://www.wushuxi.com/mengpai/175/qycs.html

全 称:咏春拳

创始人:黄华宝

传承人:已入驻 0位传承人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咏春拳二维码

传说一:咏春拳的创始者是福建福清南少林的少林庵五枚师太(原名朱红梅),五枚师太将禅武结合,最终创出一种适合女性演练的的实用功夫——咏春拳。之所以用“咏春”二字命名,是其一生博学心得的结晶体现。如简单的一个“咏”字的右半边“永”字的点、横、折、竖、勾、挑、撇、捺,就暗藏着咏春拳的拳理与招法。
传说二:与清廷“火烧少林寺”有关。当时福建莆田南少林因暗中“反清复明”遭到围剿。少林古刹也被官兵一把火烧成废墟,只有5个绝顶高手(“少林五老”)逃了出来,其中一个是五枚师太。她在南少林鹤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套更重技巧的拳术,并传给严二、严咏春父女。严咏春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拳术,后称“咏春拳”。
传说三:福建泉州严咏春观蛇鹤相斗有悟,融合永春一带拳术和少林搏击技法而自创 。
传说四:五枚创咏春拳后,并非直接传给了严咏春,而是传给了少林弟子苗顺,苗顺传少林俗家弟子严二,严二再传女咏春及婿梁傅俦。
传说五:咏春拳应为永春拳,得名于福建泉州少林寺的永春殿,乃当年进殿者所习的南派内拳法,全称是少林永春,总教习是少林弟子至善禅师。南少林被焚,至善逃避到佛山,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。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,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。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,为戏班中花旦,所学尤精,被人誉为“永春三娘”。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、梁二娣等人,黄、梁又传佛山梁赞,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。
在叶问之子叶准的一本访谈录中,曾提到1982年他到佛山探访咏春拳大师彭南,彭南自述咏春的祖师是一个叫“摊手五”的湖北人。“摊手五”也曾出现在戏剧家欧阳予倩《试谈粤剧》中。张五的京剧修为很高,清雍正年间,他南下佛山,粤剧因此得到发展。他是天地会的人,但他不仅戏剧上很厉害,还是一个武林高手,一只摊手(咏春的基本动作)独步武林,把一身武艺传给红船弟子,所以粤剧的祖师是摊手,咏春拳的祖师也是摊手。
后来郭沫若在赠给广东粤剧团的《七律》诗中也用了这个典故:“昔有名伶摊手五,佛山镇上立戏班。”咏春拳的传播与反清运动、戏班活动的关系可见一斑。咏春拳的打法是在短线内小范围进行短促突击,符合船上空间狭小、漂移不定的特点。多位传承人不约而同提到咏春拳别名“少爷拳”,这是形容过去的咏春拳往往闭门私授,不设武馆开门传艺。
据目前可考资料,从清末在佛山开医馆药铺的梁赞(1845年-1922年)开始,咏春拳才有了关于历史传承的明确记载。关于咏春拳的起源,意见并不统一。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,此拳种得名于南少林五枚师太的徒弟严咏春。在传说中咏春拳的创始人都是女子,动作明显带有女性身体姿态特点。

最新入驻传承人

武术传承人推荐

联系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

联系信箱:603516977@qq.com

总部: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西店A区51栋10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