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花拳的起源和历史有多种说法,但最为流传的是以下几种:
发布时间:2021-05-16
来源:中华武术传承网 浏览次数:890
1、明末起源说:梅花拳的创始人邹宏义在明末创立了这一拳种。他将周易八卦融入拳理,阴阳五行化入拳法,经过数年锤炼,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拳法。邹宏义取梅花在冬未尽、春未到之时开放,含先知先觉之意,合先备先用之理,达先发制胜之效,且拳分五势,正合梅花五瓣之形,故取名梅花拳。
2、西周初叶起源说:另一种说法认为梅花拳起源于西周初叶。当时的诸侯与奴隶主为了参加角斗大赛进行赌博,喜欢招雇武士习拳练武。在洛邑(现洛阳)的角斗赛场上,五名武士因角逐激烈而难分胜负。在决赛前的夜晚,一位开明的奴隶主点化他们,五人听后恍然大悟,便一起逃到了昆仑山中的一个山洞中。五人互献技艺、聚其精华,共同创出了梅花拳。之后,四人不幸死于疫病,仅存名为东方离的武士一人。他出山到“西域”(今云南一带)传拳,后世梅花拳弟子便奉东方离为始祖。这一说法据《五护纲领》记载:“居伯阳(老子)后,占仲尼(孔子)先。”即公元前10世纪末,距今已有2900多年。
3、春秋战国时期起源说:还有一种说法称梅花拳始创于春秋战国时期,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不过,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尚未得到广泛认可。
梅花拳在清乾隆年间流传较广,其布桩图形多样,包括北斗桩、三星桩、繁星桩、天罡桩、八卦桩等。桩势则有大势、顺势、拗势、小势、败势等五势。梅花拳的套路并无一定型,其势如行云流水,变化多端,快而不乱。梅花拳不仅注重武功的锻炼,还强调文理的修养,集中了道、佛、儒三家学说之精义和《周易》之理,是一种文武双修的拳派。
在历史发展过程中,梅花拳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,其中以邢台梅花拳和梁山梅花拳最为著名。邢台梅花拳在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与平乡县一带广为流传,而梁山梅花拳则融合了梁山地方武功遗韵,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拳种。
如今,梅花拳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。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9955260606 13965271177。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603516977@qq.com。

武术传承人 入驻统计
截止到:2025-04-25 06:20
已入驻名师:55人
已入驻传承人:105人